無止橋「學無止年度交流營」最後一日(10月2日)行程在東涌區內進行,先到「綠在離島」了解本港環保回收配套與社區教育,之後在東涌社區聯絡中心(Tung Chung Community Liaison Office CLC),由鄉郊保育辦公室、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分享香港鄉村振興經驗,以及參加者總結是次旅程中的學習和感悟,為本年度交流營寫上圓滿句號!當天,「學無止年度交流營」策略伙伴及贊助利希慎基金同事Joyce及Tony抽空全程參加,與兩地學生和嘉賓深入交流。
綠在離島
早上,大隊來到位於東涌滿東邨的「綠在離島」,負責管理和營運的離島婦聯團隊介紹了「綠在區區」環保回收理念和服務,並指導同學使用智能磅為回收物測重、儲存積分、分類放入回收箱、用積分兌換禮品。除了垃圾回收,參加者還體驗了廚餘轉廢為寶,親自把前兩晚在營地產生的西瓜皮廚餘切碎,餵養環保蚯蚓塔,了解廚餘如何有助製作蚯蚓液用以改善泥土質量,助力有機耕作。
東涌社區聯絡中心
在有「小大澳」之稱的馬灣涌村午餐後,便前往東涌社區聯絡中心。由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副處長(規劃及保育)卓巧坤女士、總城市規劃師/大嶼山姚昱女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鍾宏亮教授分別介紹新界東北和大嶼山的鄉郊保育項目和成效,同學們在發問環節亦積極向四位嘉賓請教交流。
總結會
交流營完結之前,大家一起回顧了五日的行程和當中的感受與得著:
一趟充滿汗水與熱血之旅轉眼間便結束,但同時也意味著新旅程的開始。各位無止橋的同學、老師、橋友、同事不久將來會在兩地鄉村再聚,延續今天的熱情,活用所學,共同為鄉村、為大家的可持續未來而努力!
知多點:
【學無止年度交流營(三)|「大澳漁村」感受水鄉文化 「大東水口」學習重塑鄉郊】
https://www.bridgetochina.org.hk/tc/news/detail/356
【學無止年度交流營(二)|「谷埔」學習低碳樂活 「榕樹凹」齊心助復育】
https://www.bridgetochina.org.hk/tc/news/detail/354
【學無止年度交流營(一)|「梅荔」體驗客家生活 「众舍」交流鄉村振興】
https://www.bridgetochina.org.hk/tc/news/detail/352
「2024學無止年度交流營」圓滿完成!
感謝利希慎基金Joyce(右二)及Tony(右一)親臨東涌參加活動,為兩地同學打氣。感謝離島婦聯首席顧問兼業務總監周轉香女士(右三)及可持續發展部主管陳永祥先生(左一)介紹「綠在離島」。
回收步驟一:利用智能磅測量及紀錄回收物重量,儲存回收獎賞積分
回收步驟二:把清潔乾淨的回收物分類放入回收箱
回收步驟三:儲存足夠回收獎賞積分便可兌換禮品,是甚麼禮品讓同學們興奮雀躍呢?
原來是大嘥鬼「回收大步走」桌上遊戲!
把西瓜皮廚餘切碎,餵養環保蚯蚓塔
利用蚯蚓肥種植的植物
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在東涌社區聯絡中心分享沙頭角鄉郊保育工作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總城市規劃師/大嶼山姚昱女士介紹大嶼山保育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鍾宏亮教授分享水口村及大東山爛頭營活動
同學們在發問環節積極向嘉賓請教交流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副處長(規劃及保育)卓巧坤女士(左三)回答學生問題
同學寫下對交流營的感受與得著
同學寫下對交流營的感受與得著
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無止橋學生團隊統籌分享,自己參與了無止橋內地陝西清峪村項目,村裡的戲台年久失修,我們學生對地方文化復育的熱情打動了當地村民
香港恒大無止橋學生團隊統籌提出要聯合香港大學無止橋團隊,一起再去大嶼山參加義務保育工作,如:淨灘
交流營的「策略伙伴及贊助」利希慎基金助理項目經理Joyce(右一)在分享環節勉勵同學
無止橋兩地工作團隊與黃錦星主席合照。感謝辛勞付出,成就「2024學無止年度交流營」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