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無止橋村永續領袖班(深造班)」第四、六及七課經已順利完成,多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專業講師,帶學員跳出香港,研習內地、澳洲及太平洋群島的鄉村振興個案,以及了解文化保育的意義。學員們亦把握機會向講師發問請教,為即將在暑假進行的小組實踐項目做準備。
文化保育
第四課由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全球協調員游慧瑜女士,以及《城市如何文化》作者、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茹國烈教授,講解「鄉郊保育的文化意義」。文化振興乃鄉村振興五大要素之一(另外還有產業、人才、生態和組織),除了硬件建設,村落歷史文化的承傳亦十分重要,因此無止橋鼓勵不同學科背景年輕人多元參與,發揮所長,助力鄉村綠綠無止。
個案研習
第六課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張弘教授分享「新時代的鄉村建設機會與挑戰 — 清華大學鄉村實踐模式探索」,清華大學鄉村建設研究院自2018年起於全國成立32個「鄉村振興工作站」,累積豐富經驗和良好做法,帶出村永續不同模式的可能性。第七課則由 Kaunitz Yeung Architecture 的華裔建築師Ms. Kawai Yeung越洋連線,分享她在澳洲及太平洋群島進行以人為本的鄉村建設經驗,透過地球另一邊的故事,擴闊學員們的視野。
原定第五課廣州從化鄉村考察,因早前廣東省暴雨而要延期至六月舉行。接下來三星期,將會帶學員學習日本和香港經驗,以及進行兩次本地考察。各位學員,我們本周四(5月9日)第八課CUHK建築學院見!
「無止橋村永續領袖班(深造班)」第四課
第六課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張弘教授線上授課
第七課由專業建築師Ms. Kawai Yeung越洋連線授課,當天香港遇上紅雨,部份學員在家線上參與
第四課講師:《城市如何文化》作者、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茹國烈教授
第四課講師: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全球協調員游慧瑜女士
學員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學員積極向講師發問
學員積極向講師發問
學員積極向講師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