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止學堂」第八堂已於上周六(10月28日)完成,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研究員、「一專一村」共同發起人兼CEO萬麗博士帶來「腳手架式的建築師 — 鄉村生土營造的社會視角」一課,兩地超過20位同學線上出席。
萬老師形容建築師在鄉村振興中的角色就像「腳手架」,要「留意對方所在的位置、緊貼對方的語言、建立最鄰近發展區」,強調村民的主體性,建築師除關心純技術問題外,亦要結合社會、文化、經濟等實際情況改善人居環境。
此外,萬老師作為初代「橋友」,介紹了她與無止橋的淵源,包括參與四川馬鞍橋村災後重建項目的經歷,讓她踏上「草帽建築師」之路。然後,又介紹了由她共同發起的「一專一村」計劃,如何透過繼承和發揚夯土建築的環境優勢、尊重及激發村民的主體性、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等,以提升內地西南地區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無止學堂」是無止橋「學無止」項目其中一個線上學習平台,讓全國各地包括香港的無止橋高校團隊彼此學習和交流,內容涉及鄉村振興項目的經驗、個案研習、青年參與、政策法規等不同議題。每個月輪流由一支學生團隊負責統籌和分享,亦可以邀請相關專業背景的橋友和義工擔任分享嘉賓。